轉自七禾網
1974年,26歲的他在紐約將老板揍了一頓,同年,在加州,他邀請脫衣舞娘在他演講時脫衣服,理所當然,他被炒魷魚了。之后,他索性自立門戶,在自己的公寓里創業,就這樣開啟了自己輝煌的一生。他就是瑞·達利歐,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公司——橋水基金創始人。

暴揍老板被炒魷魚 創業成立橋水基金
1974年新年前夜,達利歐跟部門老板出去喝酒,發生爭執,26歲的他年輕氣盛,把老板揍了一頓。同一年,在加州食物谷物生產者協會的年會上,有傳聞說他請來了脫衣舞演員當眾表演,結果,被炒了魷魚。被解雇后,達利歐在公寓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當時年輕氣盛,有些離經叛道的達利歐肯定想不到,他所創辦的公司,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基金公司,而他自己,也成為了最成功的人士之一。
記錄每一筆投資的交易邏輯 總結規律
步入金融圈以后,達利歐發現,在投資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于是他給自己定下了一條規矩:把每一筆投資的交易邏輯記錄下來,從中總結規律、提煉投資規則和標準,為之后的交易做準備。至今,達利歐的這些心得已經整理出了幾百條,他將這些心得命名為《原則》并出版,《原則》一經問世,就引起了美國金融圈的轟動。
華爾街投資大神、對沖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的人生經驗之作。他在這本書中分享的生活和工作原則,幫助他從一個普通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成長為這個時代最成功的人士之一。本書不僅是一本行動指南,更是一套哲學價值理念。書中內含21條高原則、139條中原則和365條分原則,涵蓋為人處事、公司管理兩大方面。
《原則》內容
《原則》一書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作者的歷程、作者的生活原則和工作原則。
為了擁有最好的生活,你必須:(1)知道最好的決策是什么;(2)有勇氣做出最好的決策。
在達利歐看來,為了得到有效的原則,擁抱現實并妥善應對實現至關重要。如果你愿意直面現實,接受直面現實帶來的痛苦,遵循五步流程來驅動自己朝目標前進,你就走上了成功之路。
這五步流程包括:
一、有明確的目標
1.要實現目標就要有優先次序,包括舍棄看起來還不錯的選項。
2.不要混淆“目標”和“欲望”,這很重要。目標是你真的想實現的東西,而欲望是你想要但會阻礙你實現目標的東西。
3.在這個階段失敗另一個普遍原因是忽視了自己的目標,陷入到一復一日的工作任務中去了。
4.避免基于自己主觀意愿設定目標。每一步要單獨操作,絕不相互影響。設定目標時,不要一開始就下結論認為能不能實現。
二、找到問題,并且不容忍問題
1.大多數問題都是蘊含改善良機的。
2.發現問題時,保持聚精會神和邏輯思維。
3.不要混淆問題和原因。
4.一旦發現了自身的問題,必須采取零容忍的態度。
三、診斷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
1.比起直接跳到解決方案,關注問題的診斷與解決方案的設計會有效得多
2.一定要冷靜,保持清晰的邏輯”
3.要認識到,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以及從對結果有影響的人犯錯中吸取教訓,都對消除問題十分關鍵。
4.痛苦+反思=進步
四、規劃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案
1.方案設計和寫電影劇本一樣,形象化地描述在規定時間內為實現目標需要做哪些事?!?/p>
2.設計解決方案時,目的是改變你做事的方式,防止錯誤反復出現。
3方案設計要在具體行動之前!方案設計會列出具體的工作任務。
五、堅定從頭至尾執行方案
1.知道每天需要做什么并具備良好的紀律保證完成這些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2.工作習慣好的人,任務清單是經過合理優先排序的,他們依此完成必要任務。
3.你得知道自己與工作團隊是否按設計的方案在工作,因此你應建立清晰的衡量標準。
4.很多工具能幫到你。
5.和其他步驟一樣,如果你不擅長這一步,請找別人尋求幫助。
達利歐作為一個職業的決策者,他用了一生來研究如何有效決策,不斷尋找能降低犯錯概率、實現更好效果的決策規則與系統。盡管世界上并沒有最好的決策方式,但存在著一些有效決策的普通規則。
簡言之,學習如何以最好的方式決策,并擁有勇氣做出最好的決定,需要你:
1、追求你想要的東西。
2、通過極度的頭腦開放從失敗中汲取良好的教益。
3、不斷改變和進化,使自己能力更強,勇氣更盛。
任何組織或機構若想正常運轉,其工作原則必須與該機構成員的生活原則相契合。
在達利歐看來,一個機構就像一部機器,主要有兩組部件構成:文化和人。二者之間相互產生影響,因為機構的員工塑造了機構的文化,而機構的文化決定了選用什么樣的員工。優秀的機構擁有優秀的員工和優秀的文化。優秀的員工具備高尚的品格和出色的能力。優秀的文化不掩蓋問題和分歧,而是公開妥善解決,喜歡讓想象力馳騁且愿意開創先河。
達利歐在書中列出了上百條工作原則,大致可以分文化、成人、組織建設管理三個維度。
打造良好的文化?
一、要相信極度求真和極度透明
1.不要懼怕了解事實。
2.為人要正直,也要求他人保持正直。
3.營造一種氛圍,讓每個人都有權了解合理之事,不可保持異議卻緘默不語。
4.要保持極度透明。
二、做有意義的工作,發展有意義的人際關系
1.忠于共同的使命。
2.對相互交往要一清二楚。
3.要認識到機構規模過大會對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系構成威脅。
4.要記住很多人只是假裝為你工作,而實際上是在追求一己私利。
三、打造允許犯錯,但不容忍罔顧教訓、一錯再錯的文化
1.意識到錯誤是事物演變過程中的自然連帶部分。
2.不要糾結于一時的成敗,要放眼于達成目標。
3.觀察錯誤模式,判斷是否因缺點引起。
4.記住在經歷痛苦后要反思。
5.知道哪些錯誤可以接受,哪些錯誤無法容忍,不要讓你的員工犯不可接受的錯誤。
四、求取共識并堅持
1.認識到沖突對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至關重要,因為人們正是用沖突來檢驗各自的原則是否一致以及能否解決彼此的分歧。
2.知道怎樣求取共識和掌控分歧。
3.保持開放心態,同時也要堅定果斷。
4.如果你主持會議,因把握好對話。
5.珍惜志同道合者。
6.如果你發現自己無法調和和相互間的主要分歧——尤其是價值觀層面的——要考慮是否值得維持這種關系。
五、做決策時要從觀點的可信度出發
1.采用創意擇優,需要你了解每個人觀點的長處。
2.關注可信度最高、與你觀點不一致的人,盡量理解其推理過程。
3.考慮好你要扮演老師、學生、同事中的哪個。
4.要了解人們提出意見的過程和邏輯。
5.處理分歧務必高效。
6.每個人都有權利和已無去設法了解重要的事情。
7.要根關注決策機制是否公允,而非是否如你自己所愿。
六、知道如何超越分歧
1.要牢記:相互達成協議時不能忽視原則。
2.不要讓大家把發牢騷、提建議、公開辯論的權利與決策權相混淆。
3.不要對重大分歧不聞不問。
4.一旦做出決定,任何人都必須服從,即便個人可能有不同意見。
5.如果創意擇優與機構的利益發生沖突,難免會造成危害。
用對人
之所以要用對人,是因為用人不當的代價高昂。要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要記住人與人存在差異,認識不同、思維不同使不同的人適合不同工作。
一、比做什么事更重要的是找對做事的人
1.你最重要的決策是選好工作的責任人。
2.負最終責任的人應是對行為后果承擔責任的人。
3.要記住事情背后是人的力量。
二、要用對人,因為用人不當的代價高昂
1.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
2.要記住人與人存在差異,認識不同、思維不同使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工作。
3.對待你的團隊要像體育界管理者那樣:每人能靠一己之力單獨取勝,但每個人都必須戰勝對手。
4.關注人的過往經歷。
5.找人不僅是干份具體工作,你還要愿意與其分享你的生活。
6.考慮薪酬時,要提供穩定性也要讓人看到機會。
7.要記住維系偉大的合作關系,比金錢更重要的是體貼和寬厚。
8.出色的人不容易找,所以要想著怎樣留住人。
三、持續培訓、測試、評估和調配員工
1.要懂得你和你的下屬將經歷個人成長。
2.不斷提供反饋。
3.準確評價人,不做“好好先生”。
4.嚴厲的愛既是最難給的,也是最重要的愛。
5.對人的觀察不要諱莫如深。
6.讓學習過程變得開放、有成長性和不斷重復。
7.了解人們怎樣處事和判斷這種處事方式能否取得好結果,這比了解他們做了什么更重要。
8.如果你跟某人真的就他們的缺點取得共識,這些缺點可能真的存在。
9.培訓、保護或辭退員工,不要修復。
10.換崗是為了人盡其才,有利于整個團隊。
11.不要降低標準。
建造并進化你的機器
一、像操作一部機器那樣進行管理以實現目標
1.從高層面俯視你的機器和你自己。
2.應對每個問題的手段都要服務于兩種目的:(1)讓你與目標更為接近 (2)能夠對機器(人和設計)進行培訓和測試。
3.了解管理、微觀管理和不管理的區別。
4.了解員工及其工作的動力,因為人是你最重要的資源。
5.深入探究你的機器以了解你能從它那里期待些什么。
6.像公司的擁有者那樣思考,要求你的同事也這樣做。
7.承認并應對好關鍵人物風險。
8.不要對所有人等同視之,要合理對待,有所區別。
9.確保你和你的員工承擔相應的責任,也歡迎別人監督你負起責任。
10.清楚地傳達計劃,用明確的量化指標對進展予以評估。
11.在無法充分完成職責時,將問題提交給上級解決,讓你的下屬也積極主動這樣做。
二、發現問題,不容忍問題
1.如果你不擔心,你就要擔心了;如果你擔心,你就不必擔心。
2.對機器進行設計和監督,確保能發現哪些事情做得好,哪些不夠好,否則就自己動手做。
3.在分析問題時要非常具體,不要害怕解決問題。
4.不要害怕解決難題。
三、診斷問題,探究根源
1.為了做好診斷,要先問以下問題:1、結果是好是壞?2、誰對結果負責?3、如果結果不好,是因為責任人能力不夠還是機器設計有問題?
2.通過持續診斷來保持綜合判斷的與時俱進。
3.診斷應當有成果。
4.使用如下的“深挖”技巧,對出現問題的部門或下級部門形成一個基于80/20法則的印象。
5.診斷是實現進步和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
四、改進機器,解決問題
1.建造你的機器。
2.把原則和落實原則的方法系統化。
3.好的計劃應該像一部電影腳本。
4.設計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在不滿意的“現在”與美好的“未來”之間有一個“不斷努力”的階段。
5.在設計組織結構時,要圍繞目標而不是圍繞任務。
6.描繪一幅金字塔形的組織架構圖,任何兩條由塔頂向下連接塔底的線不應產生交叉。
7.必要時可建立“護欄”,但最好不要有“護欄”。
8.保持戰略不變,在環境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適當的戰術微調。
9.保持適當的監控,讓謊言沒有可乘之機。
10.報告路線和職責描述要盡可能清晰。
11.要知道幾乎做每件事所花費的時間和資金都比你預期的要多。
五、按既定計劃行事
1.朝著令你和你的機構振奮的目標去奮斗,要考慮怎樣把人物與那些目標掛鉤。
2.要意識到每個人都忙得不可開交。
3.使用檢查清單。
4.要留出時間修整。
5.鳴鐘慶祝。
六、運用工具和行為準則工作
1.把系統化的原則嵌入工具以踐行創意擇優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
七、千萬別忽視公司治理
1.為了取得成功,所有機構都必須建立制衡機制。
2.在創意擇優下,CEO單人決策沒有集體決策好。
3.原則、規矩、制衡等組成的治理體系不能取代出色的伙伴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