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o8y0o"></nav>
  • <nav id="o8y0o"></nav>
  • 特级婬片A片AAA毛片乌柔

    丁洪波:我們交易的是方法 而不是品種

    交易思路:看清市況;順勢而為;物極必反。

    七禾網1、丁總您好,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接受七禾網的專訪。七禾網和浪尖漁夫俱樂部共同舉辦了“期貨武林爭霸賽”,您作為大賽少林派的掌門參與了本次大賽的相關交流。請您談談對本次大賽的感受和建議?

    丁洪波:這次比賽,總的感覺上不錯,組織得也很好,每個選手參與的熱情也比較高,并且在分享上無論是盈利的還是虧損的都比較認真清晰。有些朋友在計算業績上可能還會存在些不理解,或者是有些不太清楚的地方,我想以后是否可以改成用電腦自動來統計數據,或者是在賽程中規定不能頻繁出入金,我覺得這樣可能會更公平些,大家也不會有爭論,當然,還得看參賽人的情況,按照基本的規則來做,這樣也好把控些,更為公平。

    七禾網2、2016年以來,大宗商品成為投資界的“明星”,就您看來,較多商品期貨品種大幅上漲,并且過程中上下波幅較大的核心原因有哪些?

    丁洪波:從我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物極必反的過程,因為前兩年大宗商品確實是跌得慘不忍睹,幾乎整個行業虧損,這樣不利于相關企業。隨著各國央行大量發行貨幣,且一直降低利率,大宗商品就有可能成為一個“蓄水池”,使得這次上漲比較猛烈。我覺得這次上漲也符合規律,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內。至于波幅大的原因,其實相對來說這幾年波幅一直都比較大,主要是因為2009年2010年大宗商品的價格過熱,然后又馬上冷卻造成的。從過熱到過冷,進而反彈,自然而然就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波動。還有就是一些資金確實是參與了其中,使得波動幅度比較大。

    七禾網3、未來半年到一年內,大宗商品能否保持漲勢?波動會不會依然很大?

    丁洪波:未來一年到半年,我覺得大宗商品還是會保持漲勢,只是波動節奏不一樣,商品可能會先后輪動出現漲勢?,F在商品供應量沒辦法大幅增加,而且大量發貨幣會使潛在的需求量逐漸增加,大宗商品還沒辦法漲到它應有的位置,有些商品還在成本價附近徘徊,所以總的往后看大宗商品還是會保持一個漲勢,但是漲的幅度不會像上半年黑色系的漲幅那么大,可能有些品種會盤整,有些品種可能會進入上漲,會有些分化,還是會形成一個比較大的波動幅度。

    七禾網4、對投資者來說,面對這樣一個商品期貨市場,機會在哪里?風險有哪些?

    丁洪波:從我個人的想法來看,機會還是會比較明顯,雖然在今年上半年大部分商品都有所上漲,但其實很多商品還沒有出現太大的漲幅,未來還是會有很大的機會。風險來看就是這次上漲基本面供求關系并沒有實質性的改變,所以一定會有上下震蕩,對交易者來說風險就是在于切入時機點,盡管你看對了行情的大方向,如果切入時機點不好那么風險也會很大,因為波動比較大。現在是一個資金比較寬松,但是供求關系沒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這樣一個拉鋸戰當中假如沒有看清楚節奏,就會是一個風險。

    七禾網5、在這樣的商品市場中,用怎樣的交易策略才能相對有效地把握機會,控制風險?

    丁洪波:剛才也講到了,在商品市場供求關系沒有明顯改變的情況下,整體太大幅度的上漲暫時還不存在。目前的交易策略還是右側進場、左側出場這樣可能能夠有效把握機會,又能夠控制風險。右側進場會有一個明確的止損位,因為期貨是有杠桿的,如果你左側進場的話止損位會很難設置,即便它是相對底部,因為有杠桿,如果沒找到止損位風險也是比較大的,所以選擇右側進場風險更可控,相對比較容易找到止損位。就算當有了盈利時,也有可能出現比較大的回撤,而選擇左側出場的策略,能把握住盈利,控制住資金回撤,防止回撤失控的風險。在商品市場只有到了一個真正向供不應求轉變的情況出現后,才會有大的漲幅,如果沒出現的話,則是一個螺旋市場,在這樣的市場中,右側進場、左側出場會是一個可取的策略。

    七禾網6、您本人在2016年1-7月主要抓住了哪些商品的投資機會?后續哪些商品仍值得關注?

    丁洪波:在上半年的確也抓住了一些商品的機會,主要是黑色、有色和油脂,操作上以做多為主,因為年初我就感覺可能會有一波相對可觀的反彈上漲,也就是抓住了一部分這樣的機會,我覺得商品會有輪漲的可能,尤其是金融屬性占主導的情況之下。后續我會比較關注有色及油脂類的商品,就看九月份交割以后的情況。

    七禾網7、您對自己2016年以來的投資業績是否滿意?還有哪些方面可以改進?

    丁洪波:其實我對這半年以來的投資是不滿意的,因為在年初的時候已經看到了不少行情,但是并沒有達到我自己預期。有些交易離場太早,有些回撤是可以減小的,當然今年回撤的控制總體還是可以的,主要是錯過了一些行情,這一點是非常不滿意的。要改進的地方,就是在于面對日后的投資機會上要更加準確的把握一些入場點,然后在回撤上可以再控制得好一點,在沒有機會的時候可以考慮等待,有時候在資金曲線回撤的時候,往往就會有些無謂的交易,可以減少一些無謂的交易,這點我覺得還是可以改進的。

    七禾網8、有人說您擅長做多,不擅長做空。您本人是否認同?為什么?

    丁洪波:從我多年的操作上來看,大部分的利潤還是來源于做多的利潤,做空相對比較少一點,但是從我的交易系統來看,并不存在做多做空偏向于哪一種。從主觀的角度來講我有喜歡做多的傾向,因為我是分散品種做的,下跌行情一般比較快,行情初始波幅較大,我按照自己的資金管理規則是逐漸加倉,做空的話可能突然間下跌,加倉的機會就沒有了,這樣也很難累積我的倉位,上漲是一個加速的過程,下跌則是一個減速的過程,一開始下跌的很猛烈,到底部后會形成慢慢的趨緩,相反,一開始上漲的時候很緩慢,快到頂部的時候就會越來越猛烈,這使得在上漲的時候可能我會更從容點,逐漸加倉,這樣我既能控制風險,又可以累積自己的倉位,既做到行情,風險又容易控制。空頭行情一開始下來的非常猛烈,倉位還沒有累積起來,這樣盈利就比較少,但是中間的震蕩損耗也不見得會少,所以做空的時候往往資金不容易起來,也是這個原因,主要是為了控制風險造成的。